一、核心维护措施
日常清洁与防污
设备表面:每日试验结束后,使用干燥软布擦拭设备外壳、控制面板及夹具表面,避免灰尘、油污积累。对于难以清理的污渍,可蘸取少量中性清洁剂擦拭,但需避开显示屏、按键缝隙,防止液体渗入导致短路。
夹具与传感器:每次试验后清理夹具活动部位的碎屑、油污。塑料薄膜拉伸试验时,夹具可能残留胶质,需用酒精棉片擦拭,防止粘连影响后续测试。
工作区域:检查试验区域是否有杂物,确保横梁移动无阻,避免硬物碰撞升降丝杠等关键部件。
关键部件润滑
传动部件:每月对丝杠、导轨等传动部件涂抹专用润滑脂(如锂基润滑脂),涂抹时需沿导轨均匀分布,丝杠润滑需同步旋转,确保润滑剂覆盖全面。
夹具铰链:每季度对夹具的铰链、滑块等部位涂抹少量润滑脂,避免润滑过量污染试样。
注意事项:润滑不足可能导致设备运行卡顿或磨损加剧。
紧固件检查
螺栓与螺母:每周检查夹具、传感器、电机等部位的螺栓、螺母是否松动。使用扳手逐一紧固,并观察设备运行是否平稳。
电源与电路维护
线缆检查:每月检查电源线、数据线是否破损,插头连接是否牢固。若发现线缆老化或绝缘层开裂,需立即更换。
控制柜清理:定期清理控制柜灰尘,防止散热不良导致电子元件过热。
液压系统(如适用):每季度检查液压油液位,若低于刻度线需补充同型号液压油,并过滤杂质避免油路堵塞。
二、系统化校准流程
校准周期建议
常规周期:每3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校准,或在更换传感器、设备维修后重新校准。
动态调整: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灵活调整。
法规依据:校准周期需符合ISO/IEC 17025标准,且校准证书不应包含固定间隔建议,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。
力值系统校准
标准砝码法:
进入计算机校准界面,按试验开始键。
将标准砝码(如0.1级或0.3级)轻挂在夹具连接座上。
记录计算机显示的力值,计算与标准砝码的差值,误差应≤±1%。
应用场景: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的材料研发或质量控制环节。
位移系统校准
标准量块法:
使用标准量块或激光干涉仪测量横梁移动的实际距离。
对比系统显示值,调整误差至≤±1%。
速度校准:
记录横臂初始位置,设定控制面板速度值。
用秒表计时1分钟,测量横担行程值,计算速率误差应≤±1%。
引伸计校准
专用校准器:使用引伸计校准器提供精确的标准位移,标定其测量的应变值,确保误差≤±0.5%。
重要性:引伸计是测量试样微变形的关键传感器,其精度直接影响弹性模量、断裂伸长率等参数。
三、延长设备寿命的附加建议
环境控制
温湿度:设备应放置在恒温恒湿环境中(室温20-25℃,湿度40%-60%),避免高温、高湿导致电子元件老化。
防尘措施:使用防尘罩覆盖设备,减少灰尘进入内部。
操作规范
试样准备:确保试样尺寸符合标准,夹持时避免过度紧固导致试样损伤或数据偏差。
参数设置:根据试样特性选择合适的试验速度、力范围等参数,避免超负荷运行。
长期存放管理
定期通电:若设备长时间不使用,需每月通电一次,防止潮霉损坏零部件。
防锈处理:对裸露金属部件涂抹防锈油,避免锈蚀。
故障应急处理
立即停机:试验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声音、振动或数据异常,应立即停止试验并排查原因。
专业维修:切勿自行拆卸设备,需联系制造商或专业维修人员处理故障。